为扎实推进机械工程学院专业和学科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拓宽校企协同育人与产教融合路径。8月26日至29日,学院院长李疆、机械电子工程教研室主任陈启鹏和智能制造工程教研室主任刘征宏一行3人赴江苏常州、浙江永康就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生就业等工作开展调研。
一、赴江苏常州洽谈建设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
一行三人先于8月26日到江苏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商讨共建“研究生工作站”,江苏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顾晓洋组织交流座谈会,部长李仲树参加会议,与会人员就“研究生工作站”的具体运营模式、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合作项目方向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洽谈。
李仲树部长结合研究院项目进展,提出可围绕 “智能生产线优化”“工业机器人应用研发”“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等方向设立联合研究课题,明确研究生在工作站期间的实践任务与考核标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双方还就工作站的场地保障、导师配备、产学研成果共享机制等细节达成初步共识,一致认为需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加快推进工作站落地运营。
此次交流座谈会的召开,为双方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双方将以研究生工作站为纽带,进一步深化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产业服务等领域的合作,共同为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优质人才与技术成果。

图1 与江苏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领导合影

图2 参观浙江三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二、赴浙江永康开展企业调研并签约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8月27日至29日,团队一行先后走进了浙江三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浙江安德电器有限公司、浙江星莱和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在生产车间,团队近距离观摩智能生产线,聆听企业负责人介绍产品研发、市场布局及人才需求;在产品展厅,从高性能电动工具到创新型不锈钢水杯,从智能厨房电器到高端农业装备,一件件“永康制造”的创新成果让团队成员频频驻足,不时提问交流;在与留永就业学生代表交流座谈过程中,学生代表们从较高的就业待遇、优越的工作环境到良好的培养机制等方面做了重点介绍,表达了感谢企业的用心培养以及对个人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图3 与浙江安德电器有限公司领导合影
图4 与浙江星莱和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领导交流
通过实地走访,不仅直观感受到永康产业的强劲活力,更找到了校企合作的精准切入点——未来可围绕企业技术攻关需求,推动学校科研资源与企业生产实践深度对接,同时通过深入实施“东迁西归2.0”项目为企业定向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企业方也纷纷表达期待,希望以此次考察为起点,与我院建立长期合作,破解人才短缺、技术瓶颈等发展难题。
8月28日上午,团队一行首先前往永康市委党校,实地考察“东迁西归 2.0”岗前培训教学点与住宿环境。从培训教室的多媒体设备配置、课程体系的针对性设置,到住宿区域的生活设施完善度、后勤保障细节,团队逐一细致了解,对党校在 “岗前赋能、留才保障”方面的系统化布局给予充分认可,认为这一配套体系能有效帮助学生快速适应永康产业环境,为项目人才输送提供关键支撑。随后,团队一行走进永康五金精品馆。在琳琅满目的五金展品中,大家直观感受永康“中国五金之都”的产业积淀——从传统手工工具的匠心传承,到智能装备原型的前沿探索;从百年五金技艺的代代延续,到现代产业创新成果的集中呈现,每一件展品都串联起永康五金产业从传统到现代、从制造到智造的发展脉络。
当日考察活动结束后,浙江工业大学永康五金学院与贵阳学院举行专题座谈会。会上,双方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科研项目合作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浙江工业大学永康五金学院院长助理程建敏详细介绍了学院在服务地方产业、校企协同育人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贵阳学院则重点分享了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学科打造、师资队伍建设等领域的优势与特色。
经过深入交流,双方一致认为,贵阳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与永康产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人才、核心技术支撑的需求高度契合,合作空间广阔。随后,双方在充分磋商的基础上,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此次签约标志着贵阳学院与浙江工业大学永康五金学院的合作迈出坚实一步。后续,双方将按照协议内容,逐步推进各项合作落地实施,推动合作蓝图转化为实际成果,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双向赋能。

图5 参观浙江永康五金精品馆

图6 双方签约
一审:刘征宏;二审:韩志嵘;三审:吴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