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校友风采】卢平-18汽车

发布者:  时间:  浏览:2025-09-30 11:30:12

【校友风采】卢平,贵阳学院2018级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生,重庆理工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北京理工大学2025级博士生

编者按:为鼓励学生成长,展现校友风采,学院对部分校友进行了回访交流,校友们回忆在贵阳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的美好岁月的同时,也将自己成长成才的过程进行了介绍,现将他们给学院的来信进行展示。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学弟学妹们,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一路走来的求学经历。仔细一想,我从咱们学院毕业已经三年了,今天在这里用文字和大家见面,希望能把我的一些感悟和体会分享给大家,如果能对你们有一点点的启发,那我就非常开心了。

我的大学阶段,大概可以分成三个摸索着前进的时期。

第一个阶段是“寻找目标”的大一。刚入学时,我和很多同学一样,有些迷茫。当时我给自己定的一个明确目标就是转专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拼命学习,上课、备考都全力以赴,最终成绩也达到了要求。但就在临门一脚的时候,我犹豫了。因为我特意去了解了我想转的那个计算机专业,发现它并不是我真正感兴趣的,甚至觉得学起来“脑壳痛”。所以最后,我选择了留下。

分享这段经历是想告诉大家,大学给了我们很多试错和探索的机会。有时候,努力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排除了一个不适合自己的选项,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大胆去尝试,找到你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努力才会事半功倍。

第二个时期是“接纳迷茫”的大二时期。失去了转专业这个目标后,我一度又进入了迷茫期。但现在回想起来,我非常感谢那段时光,尤其感谢我的室友们。我们一起打篮球,一起运动,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日子,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让我从高考那种紧绷的状态中彻底放松出来,内心获得了真正的成长。所以,学弟学妹们,如果感到迷茫,就别焦虑,这很正常。珍惜身边的友谊,培养一项能让你快乐的爱好,这些都会成为你未来路上宝贵的力量。

第三个时期是“坚定方向”的大三时期。这个转折点,是吴家福老师当时鼓励我们有志于进一步深造的同学考研,让我终于确立了未来两年的奋斗目标。我至今都清晰地记得我初次走进图书馆时,那种小心翼翼、浑身不自在的感觉。但我想告诉大家:万事开头难,别怕! 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多去几次,你就会习惯甚至爱上那个专注的氛围。后来,图书馆成了我第二个家,我也最终幸运地考上了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学院。

回顾我的本科生涯,我想说的就是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然后勇敢地去试,果断地迈开第一步。

在阳明广场与吴老师毕业合影

本科室友毕业合影

到了研究生阶段,我依然牢记着本科时老师们交流时给出的“多去实验室”的建议,三年研究生学习下来,我可能成了重理2025届在实验室“待机”时间最长的人。

研一,是“在实战中建立信心”的一年。我几乎把所有课余时间都投入到了自动驾驶的各项竞赛中。那段日子很苦,但收获巨大——我拿到了包括两项国家级奖在内的六项省级以上荣誉。但比奖项更重要的,是信心的建立。曾经总觉得清华、985的学生高不可攀,但当你真正沉入一个问题,反复思考、不断尝试,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通过深入的思考和扎实的行动,做到很好,甚至超越。这种“我能行”的自信,是比赛送给我最宝贵的礼物。

研二,是“在思考中明确方向”的一年。这一年是面对去工作还是继续深造,我不确定我就试,我就开始每天看文献、每天给老师汇报、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开始去思考学术问题,之前是老师布置任务,但是现在自己有内驱力,自己想要接着去探索,自己才确定了去读博的想法。

研三,是“在压力中坚守信念”的一年。 那是我压力最大的一年:当时论文尚未见刊,却一心向往车辆领域的顶尖学府。看着身边同学陆续签约,我却仍在海投申博简历,大多石沉大海,有回音的寥寥无几。那是一种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体验,但正是研一建立的信心和研二找到的内驱力,支撑着我顶住压力、持续修改申请、不断尝试。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科研之路并非坦途,真正的成长,往往发生在那些几乎快要放弃、却最终选择再坚持一下的时刻。

精彩课余时间

重庆理工大学读研时合影(左124均为贵院机械学院毕业生)

如今,我如愿在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我的博士生涯。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数,那些看似孤注一掷的坚持,终会在未来的某个转角得到回响。

北京理工大学教学楼

最后,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请珍惜在学院的每一天,勇敢尝试,耐心寻找,然后坚定地走下去。

在此,我要向学院的各位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是你们的言传身教、悉心培育,为我们的成长指引方向;是你们的包容与鼓励,支撑我们走过每一个迷茫的时刻。谢谢你们!

卢平

20259

一审:田瑞扬;二审:韩志嵘;三审:吴家福